司法建议书是法治建设的推进器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5-05-06 10:01:35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司法建议书是司法的软武器,是人民法院践履柔性司法,延伸审判职权,深化司法权能的重要手段。司法建议书让人民法院转变自身角色和定位,由社会纠纷和矛盾的处置者与化解者转身为社会风险的预防与管控者。司法建议书有助于提升个案审理质量,扩大案件审理效果,促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化自身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内控机制,促进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化,从微观上改进法治的运行品质和质量。
司法建议书是人民法院延伸司法职权,充分运用能动司法发挥柔性司法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形式。根据能动司法的原理和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将充分利用司法的职权和机能对社会进行深度介入,妥善处置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并及时转换自身的角色,由事后型的矛盾化解者转身为社会风险的预防与管控者。根据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教授的统计,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诉讼社会,社会矛盾以诉讼案件的形式如潮水般地涌入社会,法院必须将矛盾关口前移提前消化,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有限的司法资源难以诉讼爆炸之重。而风险社会理论的问世与快速传播,则从理论上揭示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风险状态下。 风险社会和诉讼社会的双重挤压让中国司法资源喘不过气来。风险社会与诉讼社会的双重挤压均要求人民法院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通过积极对社会风险进行提前控制,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律风险进行预防与管控才能有效增进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运行。
司法建议书有助于提升案件审理质量,扩大案件审理效果。司法建议书通过结合案情向行政机关等诉讼主体发送相关的建议书让被发送诉讼主体提前意识到本机关、本企业运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以促进其优化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对风险的萌芽性挤压,以在源头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此外,人民法院发送的司法建议书亦是一场生动的普法讲堂,是人民法院创新普法形式的一次重要尝试,有助于通过结合具体的案情让被发送诉讼主体接受法律教育,普及国家法律知识,促进行政机关和公民知法守法,尊法崇法。
从更宏观的角度上,司法建议书还有助于提升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让行政机关了解法律规定和基本的法律原理,促进其行政行为运行的法制含量的提升,有助于行政机关理解和支持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促进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从形式上来说,行政审判白皮书是司法建议书变态亦或说是变种。即行政审判白皮书是司法建议书的升级与扩版,从内容上来说,相比司法建议书,行政审判白皮书更加系统和全面,尤其是在反映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及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的法制含量上。人民法院通过向行政机关发送升级扩版的司法建议书—行政审判白皮书,全面分析行政审判运行的质量,分析行政机关的败诉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也有助于检测和预警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率或者说行政行为运行的法治含量。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司法建议书显然有助于行政机关改善行政执法运行的质量与品质尤其是运行的法治含量,因而司法建议书是法治建设的高速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