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用心做好送达 助力案结事好
作者:分宜县人民法院 黄婷 发布时间:2012-04-18 08:20:30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送达虽然是一种简单的诉讼行为,但却并非“一送了之”,充分挖掘和发挥送达的司法效果对案件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宜法院在依法做好送达工作的同时,特别提出五点要求,以充分发挥送达实效,助力案结事好。
送前信息核准。该院要求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要向原告或者申请人详细询问被送达人的情况,除准确核实被送达人经常居住地、工作地和联系方式外,还要了解对方经常活动或者出现的场所,以及对找寻被送达人有帮助的相关亲友的情况,以便更好的找寻被送达人下落,联系被送达人,及时做好庭前送达。
时间灵活机动。针对被送达人因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流动性较大且一些被送达人存在恶意逃避、拒收诉讼文书的情况,该院及时改变过去只在上班时间送达的方式,积极采取“随时随地送达”策略,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原告、申请人或者其他人员发现被送达人出现的,即可与送达人员取得联系及时送达,送达人员也可根据被送达人出行活动情况采取蹲点守候的方式找到被送达人进行送达。
人员精心安排。多数被送达人往往对应诉存在抵触反感情绪,为此该院特别要求在送达前,应根据案件性质和被送达人性别、年龄、职业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送达工作人员组成送达组,通过“情理先行,释法在后”的方式,让被送达人更好的消除顾虑,积极应诉。
送达调解同行。对矛盾不深、案情简单、数额较小、涉及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民商事案件,在送达的同时,要求送达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纠纷化解上。通过耐心倾听被送达人的辩解,结合原告方或者申请人的称述,全面了解案情,及时准确寻找调解点。对存在调解可能性的案件,送达法官可立即通知原告或者申请人到场,组织调解,争取将矛盾化解于庭前。
判后送达答疑。该院非常重视判后法律文书的送达工作,要求送达人员妥善做好裁判文书的答疑工作,耐心解答当事人的法律迷惑,认真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让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心服。
2011年,该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93%,息诉服判率高达98%,获辖区内群众一致好评,被评为“群众满意政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