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中严谨 点滴里为民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1-06-07 14:43:49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根据组织的安排,来立案庭实习两周了。初到立案庭,确实感受到立案庭作为一线部门的艰辛和快乐。立案大厅是人民法院的对外服务窗口,立案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深刻塑造法院的对外形象,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引发当事人对法院的不满和怨气或伤害司法在民众心中的公正形象。
司法为民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理性。立案庭很多工作都是细碎的,包括引导当事人、材料收转、联系人员等。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工作指导思想,但立案的工作是从理念到实践飞跃的一个重要侧面。通过立案庭这些细碎的工作,我们可以感知司法为民沉甸甸的重量,可以感知民众对司法的温度。立案工作虽然很细碎繁杂,但需要保持一份认真与严谨,因为缺失了严谨的心,再细碎简单的工作也做不好甚至引发其他矛盾与问题。
立案不只是一种体现细节的细碎,更是司法人员司法为民的态度或司法价值观。细节可能决定成败,但细节又取决于态度,没有端正好工作态度,很难去把握好每一个繁碎的细节。与其说是细节决定成败,不然说是态度决定一切。很多时候面对激动、迷茫的当事人,可能一杯开水、一句暖人心语就能化解其怨气,平息紧张和锐化的矛盾。司法为民不只是一种抽象化的理念,也绝不止步于一种细节,而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真诚的态度。
立案固然是一种细碎的工作,不仅要求司法人员有一颗火热的心,更要求其拥有一个冷静的大脑,时刻准备睿智、理性的思考。立案的工作光有一个态度肯定是不行的,它更需司法艺术的修养、职业技能的锤炼。因为没有足够的修养、丰富的司法经验与技能,法官很难果断把握案件当事人的需求,及时做出睿智的决断。不论是接待反复上访的信访人还是面对渴望改正的当事人,抑或是困惑而迷茫的老百姓,法官都需要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司法经验、艺术化的司法技能给当事人、老百姓一个“说法”,一个法律的交代与解答。而这需要司法技巧与策略的依托,比如面对激动的当事人,首先需要的是控制好局面,稳定当事人情绪,面对困惑的老百姓,应当不厌其烦的为其答疑解惑,而有时面对弱者,可能与其真诚的交流是取得其信任的关键性办法。可能你的换位思考,你递上的一杯热茶都会让其转变态度,或信任你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