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 保障发展
———分宜法院服务经济发展侧记
作者:分宜县人民法院 袁铁亚 万琳 林小霞 发布时间:2011-06-07 10:17:37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有着赣西明珠之称的分宜,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服务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分宜县人民法院,2009年以来,办案3400余件,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位居前列。这个重担是如何挑起的?笔者从诸多法官身上,读出了这支队伍“履行的是职责,依靠的是智慧,更是使命与奉献”的庄严承诺。
宏观服务:发挥职能保障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兴起和分宜城市建设的深入展开,法院只有把审判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考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大局的价值功能。紧紧围绕这一思路,分宜法院提出了审判工作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保障民生是第一目标、促进和谐是第一追求的“四个一”工作要求。
分宜电机厂资不抵债申请破产。该院审查立案后,承办法官先后20余次深入企业做思想工作,当场答疑解惑。通过多方回收债权及财产变现,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解决职工切身利益,优先支付了企业多年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此案的解决,实现了政府满意、当事人息诉的共赢效果。
“分宜法院把服务大局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分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法院功不可没”。该县领导颇有感触地说。
微观服务:立足个案促进发展
去年10月,分宜某竹艺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便停产。债权人将其诉至法院。未诉讼的20多名员工和60多名村民为索要10多万元的土地承包费,围在公司的门前吵闹,公司法人代表避而不见,员工和村民要破墙而入,情况紧急。该院中心人民法庭得知后,立即介入,多方协调,提出由另一经济效益好的公司接管竹艺公司,由接管竹艺公司先行支付职工工资和村民承包费,再分别与各债权人签订还款计划。
竹艺公司法人代表张思才动情地说:“要不是法官帮助,我的企业就惨了。”职工和村民说:“感谢法院总算拿到了血汗钱。”群众利益保护了,濒临倒闭的企业重生了,承办此案的法官却“疲惫”地笑了。
辖区人口流动性强、刑事案件多发、土地规划、房屋拆迁、行政纠纷增多,分宜法院立足稳定、着眼发展,及时立案,耐心疏导,稳妥处理,两年多来,审结民商事案件2800多件,刑事案件300余件,执结各类执行案件1300件,数字无言,每份文书却静静地讲述着耕耘者奉献的故事。
细节服务:能动延伸优化环境
尽职尽责地为大局服务,服务永无止境。坚持能动司法,关口前移,延伸服务,创新了以诉调对接为依托,以人民调解组织为平台的基层调解联动机制。在辖区各乡镇、村、社区建立调解组织,设立调解联络员档案,公开联系电话,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大量的纠纷化解在庭外,该院民商事案件收案率同比下降了8.34%。
把法律的种子播撒到了群众的心田里,每当节日、假日期间,在街道、社区、商场、学校,人们总能看到该院法官们的身影……
春华秋实,苦尽甘来,项项殊荣,纷至沓来:“全省优秀法院”“全国法院网络建设先进集体”、聂卫东、杨晓珍等一批全省优秀法官走上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