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司法公开之路更加平坦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易敏 发布时间:2010-11-09 15:16:33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新华网上海10月29日电(李烁、吕圣璞)记者28日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上海法院系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透明的需求,创新性地通过网络平台促进司法公开。截至目前,共有213176篇生效裁判文书上网供公众查阅,开展网络庭审直播792场。(10月29日新华网)
网络让司法公开之路更加平坦。上海法院系统通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与沟通功能创新性地解决了司法公开的技术难题。司法公开不仅面临成本难题,也有许多的技术障碍,而借助互联网之东风能有效化解司法公开所面对的这些难题。司法公开不仅有利于消除审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举措,亦为人民法院扎实推进“阳光司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互联网让司法公开以更加低成本姿态拉近群众与司法的距离,让群众零距离、无障碍与司法面对面。互联网通过判决书上网工程、审判白皮书的发布及审判视频直播等系统性措施将司法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公开,网络之下的司法公开是全方位与全程性的。网络不仅让司法公开避免停留于口号与形式,而且亦为体现审判公开的“量刑规范化”的全面铺开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网络展示的司法公开是彻底和全面的,但却成本低廉。借助网络的司法公开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关注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从而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互联网全天候、传播快、及时性的特点让司法公开更加地便利,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对司法服务的需求。互联网的全天候让群众了解司法不受时间与地理空间的限制,只要打开电脑、轻点鼠标即可实现对司法的零距离触摸与动态跟踪。网络让司法公开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互联网的及时更新与滚动播放也能将最新的司法信息及相关资料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公众查阅相关资料和审判信息。网络之下的司法公开是不间断的公开。借助网络的司法公开不仅有助于满足群众的司法服务;亦能为学术界研究司法提供一个低廉成本的平台,有助于拉近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距离及促进两者的对话与沟通并进而有效促成两者的良性互动。
互联网让司法公开以其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功能让公开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单向的信息公开,而是为法官与群众的互动,司法接受社会的监督架设了一个有效的制度平台。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及法官在网上开始微博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群众尤其是当事人对案件的知情权。法官开设网上微博有助于让自己的判决及审判能力接受群众的检验与监督,互联网让司法听取民意,吸取民智多了一种制度化的渠道。法官运用互联网解答民众的法律疑问,运用QQ进行诉前调解,通过微博就判决书向当事人答疑解惑,明法析理能够有效提升判决与司法的可接受性,积极促成当事人服判息诉。网络不仅让司法公开之路更加的平坦,也为纠纷与矛盾化解、和谐社会的构建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