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法律体系重在落实与运行
作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  发布时间:2010-09-28 16:04:20 打印 字号: |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2009年,中国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截至目前,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234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800多件,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和人权保障法律制度。(9月26日新华网)

  白皮书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中国也将在2010基本完成大规模的立法,进而初步形成一个基本的法律体系。这是立法的重大成就和法治社会的重要进步。但法治社会的建成光靠立法是远远不够的,法律光生产出来而被束之高阁亦是枉然,据著名立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周旺生的统计,中国虽然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已经达到200多件,地方性法规更是将近8000多件,但真正有效实施和运行的只占20%的比例。法律只有被充分运用起来才能体现其价值,法律体系的重在落实与运行。

  法律体系的落实,依然需要后续的立法跟进以完善业已形成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标志着大规模的立法行动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法律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冲突,法律与法规之间的紧张,部门法之间的脱节与出入给法律体系的后续完善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法律体系的完善重在清理落实、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整合法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对单个的法律进行逐一的修订和优化,并进行立法编撰等活动进行对法律体系的自身的完善,以在立法源头上保证立法的质量,对恶法、笨法进行改进甚至是废除以提升立法的质量,为法律的运行与和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律体系的落实,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执行和贯彻。徒法不足已自行,法律的最终落实和运行需要执法人员来具体的操作和运用。执法人员的整体低素质与内部之间的垂直分化与参差不齐的现实为法律的贯彻与执行大打折扣。执法队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法律的运行质量与效果。因而法律体系的基本建成。我们无以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把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与教育,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促进执法队伍水平的全面提升以贯彻和落实现有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落实,需要相关的制度配套和措施跟进,充分完善和优化法律运行的法律环境。法律体系的落实与有效运行单靠立法的高质量和高素质的执法铁军依然是不够的。因为法律体系的的运行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没有优良法律环境的支撑,法律的运行注定要打折扣,要被腰斩。无程序则无救济也即无权利。是西方著名的法谚。我国很多的实体性法律,没有相应的程序法跟进和支持,成为镜中花和水中月根本无法得以实施。法律的落实不仅需要程序法的跟进与配合,更需要执法准备、制度平台的支持、民众法律素养的高水准等社会的软环境支持,法律要被有效落实和获得生命力必须有相应的程序跟进和制度配套,不能很多法律只能成为无法兑现的一纸空文。因而法律体系重在优化法律运行的环境,以落实和贯彻好现有的法律体系。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