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法院五项措施确保涉诉信访工作稳定
作者:渝水区人民法院 简永根 发布时间:2009-12-09 17:37:57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今年以来,渝水区人民法院制定五项措施在处理涉诉信访工作上加大力度,及时稳控和化解了一批重大涉诉信访难案,信访工作呈现出初访少、越级上访少、无矛盾激化事件、无群体性事件的良好局面。
一是改善信访接待环境。设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室,配备饮水机、办公桌、阅览资料等便民设施,向当事人发放《诉讼指南》等各类信访资料,方便当事人查阅。实行院长周二接访制度,院党组成员轮流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和阅批群众来信。规范接访人员的言行,营造和谐信访氛围。
二是畅通信访信息途径。坚持每日信访值班制度,每日上、下午分别按排两名干警值班接访。坚持重大敏感时期每日报告稳定制度,突出抓好纠纷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对收集到的重要信息及时召开院党组会议,能处理的立即处理,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建立台帐,跟踪管理,限期督办。
三是严格落实信访保障措施。深入推进执行(含信访)救助金制度,积极依靠党委、政府,采取救济、低保、减免税费等措施。成立以院长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由乡镇党政配合的信访联动化解机制。
四是领导带头做实接访工作。院领导挂包涉诉信访案件,主动参与接访活动,加强领导督查,落实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解决信访难题。扎实开展下访和案件“回访”活动,主动与信访人面对面沟通,了解信访人诉求。
五是强化信访源头控制。强化立案审查,严格立案范围,对矛盾激烈、存在上访隐患的案件,及时弄清起诉意图。积极推行判前说理、判中释法、判后答疑,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积极探索调解方式,提高诉讼调解率,实现案结事了。对涉及特殊困难群体的案件依法缓、减、免收诉讼费,减轻涉诉信访压力。对重点对象采取盯紧、盯牢、盯死的措施,及时遏制突发性信访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