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个严禁”狠杀吃喝风
作者:渝水区人民法院 鄢平花 简永根 发布时间:2009-10-19 14:56:34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落实“五个严禁”狠杀吃喝风
200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五个严禁”的规定,这第一“禁”即是: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当天,最高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提到,当前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少数法官在“请托说情之风”的影响下,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其实早在一九八六年,最高人民法院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人民法院和法院干警“八个不准”中就有一条:不准吃请受礼。在中央政法委颁布的四条禁令中,也将绝对禁止政法干警接受案件当事人请吃喝、送钱物作为首条禁令。此次“五个严禁”再次直指容易滋生腐败不公现象的重点环节,且惩治决心之大,力度之强,约束之严,恐都是最高院历史上之最。
有人认为,吃吃喝喝与接受红包不同,不进口袋就没有关系。再说,礼尚往来,请客送礼本就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吃讲究吃的民族,餐桌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而今,请客送礼之风日盛,有的人甚至认为大吃大喝才能显得热情、讲得感情、办得事情,拒绝吃请有时反被视为清高、“不识时务”,不懂人情事故。有的法官毫不约束自己,造成民间流传“吃完原告吃被告”的说法,极大的损害了法官和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许有人归因于身处被污染的大环境中难以独善其身,但是作为法律执行者,如果不能洁身自好、适度清高,而是随波逐流,甚至肆意妄为,是该受到鄙视的。吃喝非小事,饭局里觥筹交错之间,其实骨子里蕴含的意思,却是求人办事,先是请客吃饭,然后才是送礼走后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情案、关系案滋生的腐败往往就是从饭桌上开始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吃喝了人家的,难免要替别人做事,于是腐败便产生了。
其实大多数法官本质上仍是有教养、有形象的一部份社会群体,他们并不愿为应酬所累,为请托所烦。近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他们凭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公正廉洁、甘于寂寞的敬业思想和职业操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美满的答卷。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江西省南昌市基层法官陈水根,生前唯一一次被投诉竟为拒吃请。当事人在审判前因被拒绝吃请,而怀疑法官有“猫腻”。这位最终胜诉的当事人知道真相后登门赔礼道歉。可见要扼制吃喝风难度极大,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狠抓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抵制
法院要抓好学习教育,法官个人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作为一名法官,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抵御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任何时候,都要自我约束,谨小慎微。想想违禁之害,时刻警醒自己。吃吃喝喝,受请受托,不依法办案,不仅违背法官的职业道德,损害法官形象,也是冒着受处分甚至牢狱之苦风险的。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英雄模范为榜样鞭策自己。今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第七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时中,提出三点希望,其中之一就是要做清正廉洁的模范,他说,“群众看公务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们是否廉洁。如果一时工作上的失误还可以谅解的话,那么贪污腐败是决不可容忍的。每个公务员都要做到“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含糊。”而作为一名法官,应当是公平正义的形象代言人,更应是清正廉洁模范的带头人。
(二)加强外部监督,共同抵制
“没有监督的权力是最危险的权力”,必须强化外部监督,引入权力制约,只有加强监督制约才能预防腐败。除上级法院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下级法院进行监督检查外,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对法院裁判可以行政监督权,公检法三机关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人民法院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同时再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能有效的预防腐败现象的产生,还可以充分发挥媒体宣传报道的作用,将“五个严禁”的典型事例进行警示教育,歪风要抵制,正气要弘扬。方便群众监督,全国各级法院已开通了“五个严禁”监督电话。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有一些好做法可以借鉴推广,如江苏省泗阳县纪委、监察局从在职公务员、退休干部、教师、个体老板和普通市民中,聘请首批60名党风廉政特别监督员,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生活圈实施隐形监督,对那些个别背后妄想图谋不轨的“官”产生和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
(三)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五个严禁”的根本保证。完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落实公开审判,将法院审判置于阳光之下,健全审判执行工作内部制约、院庭领导的监督指导、审判组织规范活动等制度。完善正面激励和反面惩处的具体措施。将制度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如《美国法官行为准则》,在D部分第5条中规定,法官不能接受,并力劝住在法官家里的家庭成员不要接受任何人的礼物、遗赠、恩惠或贷款,并对各种除外情形作了详尽的规定,例如除外情情形最后一款,(h)其他任何礼物、遗赠,恩惠和贷款,如果:捐赠者不是当事人或者其他已经或有可能出现在法官面前的人,或其利益已经或有可能出现在法官面前的人;另外,如果礼物价值超过$150.00,法官以4H(第4条H款)中报告补偿的同样方式报告。
制度的出台,关键在执行。我们欣喜地听到一位最高院人士称,“五个严禁”制度的出台只是最高院反腐肃整风暴的第一弹,从制度上确立依据,接下来最高院将有进一步的实际行动。预期在2009年将有一批敢于违反“五个严禁”的法院领导干部将受到制裁。从经验来看,落实的过程将是最为艰难的环节,最高院已经做好了迎难而上的心理准备。我们相信只要狠抓落实,必然会有成效。如今年的禁止酒后驾车行动十分成功,“酒后驾车,一律严处”,宣传和集中行动在全国形成浩大声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驾车一族有很好的震慑作用,这正是有关部门下决心下大力气整治的结果。是否可以考虑实施 “严禁”也能如此,采取集中行动和长效整治相结合。
当然,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惩治腐败任务艰巨。要标本兼治,端正吃请之风,还需多举并用,笔者坚信,在法官加强自律的基础上,狠抓“五个严禁”的落实,内外监管,一定可以杀杀吃喝的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