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平凡之中见真情——走近渝水区一线办案法官
作者:渝水区人民法院 简永根  发布时间:2009-06-15 10:59:09 打印 字号: | |
  渝水区人民法院现有一线办案法官40多人。占全市法院系统一线办案人员三分之一的他们,却承担了全市近四分之三的办案工作任务。在这支审判业务上孜孜以求,司法服务中无私奉献的队伍中涌现过像熊乔这样的“全国优秀女法官”、“三八红旗手”等先进典型。而在这耀眼光环的背后,还有一群平凡、平常但又真心为民的好法官。笔者心怀崇敬之情,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平民庭长

  新余市八中初二年级的李玲(化名)不会想到,她忐忑不安第一次来法院找法官,从此竟改变了她的生活。李玲是罗坊人,八年前父母离异,父亲丢下她远走他乡,她跟着同样离异的奶奶在街上生活。奶奶年迈已无法供李玲读书、生活,只好叫她到法院要求向其母亲索取抚养费。

  负责案件承办的是罗坊法庭庭长简鹏程,他带着李玲跑遍了她所有直系亲属的家,竟没有一人有能力抚养——母亲病重,外公脑瘫,爷爷年迈体弱……简鹏程找完一家,心酸便添了一分。眼看着李玲要失学,简鹏程硬着头皮去找政府,找妇联。政府帮助解决了李玲和爷爷的低保,妇联承诺帮忙联系教育部门免去其所有学杂费。

  2006年被任命为庭长,简鹏程已是四十出头,从未涉足民事审判工作的他,凭着一颗时刻称自己是“农民儿子”的热心,真心实意为辖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被辖区干部和群众称作“平民庭长”。就任三年来,他个人没有得过一项先进,却带领全庭干警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优秀法庭”、“全国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白发“庭长”

  来到民三庭的办公室,眼前坐着一位满头白色短发,精神矍烁的老人。早在六年前,他就离岗退养,在家带着孙子过着安静详和的日子。2007年,院里办案力量严重不足,他被返聘回来。回来后,他没有选择轻松的综合部门,毅然挑起了民事审判工作的重担。他就是即将年满退休,渝水区法院原经济庭庭长黄水生。

  黄水生在法院工作已过三十个年头,白发苍苍的他依旧像青春焕发,两年来,他没有要求休过一天工龄假,自己承办案件近200件,参加合议庭案件审理200多件,凭着几十年的审判工作经验,调解疑难、复杂、矛盾激烈案件60多件。

  2007年8月,他承办刘某某母子四人状告家婆李某某继承纠纷一案。刘某某的丈夫一年前遭遇车祸,其家人获得了十万元的赔偿款。丧葬过后,剩余的8万余元被婆婆李某某掌握,刘某某分文未得,而其身边还带着3个小孩,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3岁。案里案外,黄水生以一个老人的常有心态,与李某某拉家常,话常理,最终劝说其拿出了赔偿款中的六块多元,案子顺利调解结案。

  有人劝黄水生,快退休,有些案子将就着办就算了,不要太过劳心劳力,黄水生留下一句话:“只要我一天还穿着这身法官袍,就要全心力为群众排扰解难!”

              立案庭新兵

  每天在立案窗口接待群众立案的小伙子袁勇今年才32岁, 2007年7月进入法院工作,一开始就被安排在全院最烦忙,与群众交流最直接的立案窗口。作为院里司法为民的窗口,袁勇深知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每天他都衣着整齐地按时上下班。虽然八小时反复的立案接待工作略显枯燥,但对待每一位前来立案或是咨询的群众,他总是笑脸相迎。

  去年10月,立案庭来了一男一女,自称是姐妹俩。女的称自己丈夫王某1月份发生车祸致三级伤残,行动不便,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打官司。袁勇听后,随即为其办理了委托立案手续,并上门帮其把立案的所有材料都备齐。不仅如此,考虑到王某行动不便,袁勇还按法律规定帮助其办理了公民个人代理,全权委托其小舅子打这场官司。案件立案后,王某紧紧握住袁勇的手不放,连声称道:“有你这样为民办实事的热心法官,相信案子一定会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

             执行局里的“特种兵”

  黎绍文是一位79年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解放军特种部队战士,81年退伍回乡,85年通过干部招聘考试进入法院,完成了从特种兵到法官的角色转换。

  由于历史原因,他在法院只能拥有工人编制,工资收入比他同期的正式编制的法官低了许多。对此,他没有任何怨言,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当过20年的审判法官,年年办案数量列全院第一;2003年转入执行局,6年来年均执结案件数超过60件,标的500余万元,是全院执结案件数最多和标的额最大的执行人员。在对待群众上,这位经历战火洗礼的老兵时刻不忘军民鱼水深情,用最朴实的心灵、最真诚的言语去化解矛盾纠纷,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他说:“办每一个案子都像打一场仗,群众满意了就叫胜利!”

  两年前,在执行覃某某与高某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两人同处一个企业,高某全家5人中有3人是聋哑人,全靠高某的退休工资及政府低保维持生活,连中院都要将案件中止执行。但面对两家人争端不止的窘况,黎绍文没有放弃。为化解矛盾,一有空闲,黎绍文就去覃某某和高某家里窜窜门,有时还捎上点物品。每次去他都绕开了案件的执行,就像一个老朋友从中劝架,夹带讲些案例析法明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被他这份真情感动,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