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手记
价值在平凡中体现
作者:分宜县法院研究室  发布时间:2008-10-14 15:07:28 打印 字号: | |
  非常荣幸能参加全市法院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汇报的题目是《价值在平凡中体现》。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近年来分宜法院研究室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分宜法院研究室工作人员3人,属老中青组合,在这三人中,有2人在法院工作时间为10年以上,不仅有着丰富的审判经验,而且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来研究室之前,就曾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有一定影响的文章,另一位被称之为“小秀才”的年青小伙子也曾在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工作过,而且文字功底较深,写作基础扎实,对此,也算是院党组“慧眼识英才”吧,把三人调集到了一起,组成了分宜法院的研究室。

三个人的法院研究室,工作中扬优成势,善于发挥各自的优势,沉积于宁静、淡泊之中,终日与清纸笔墨相伴。寒来暑往,把整个身心都自觉地角入于耕耘、奉献之中。

  分宜法院研究到这个战斗集体的最显著特点是:用智慧描绘发展蓝图,用双手浓墨重彩书写身边鲜活的人和事,用整个身心为法院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加油助威!为让社会更深刻了解、支持法院工作鼓与呼!

  二、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亲力亲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研究室开展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院党组不仅从宏观上确定目标,而且全体班子成员齐动手,带头撰写稿件,由于稿件质量高,今年院领导撰写的稿件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52篇。郎院长亲自给全院的信息宣传员讲课,参与论文点评,对每一篇论文都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分管领导俞党组不仅激励研究室人员要敢于吃苦、勤于思考,而且带头写作,积极开展督导和调度。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全院干警树立了典范,也为研究室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我院开展好信息、宣传、调研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是考核与激励并重,盘活司法宣传资源。今年年初院领导对司法宣传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提出“发展、提高、激励、鼓劲”的八字要求,为了使司法宣传尤其是网络宣传得到大发展,研究室早计划、早落实,新春伊始即着手起草全院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实施意见及考评办法,改变过去将信息、宣传、调研三项工作笼统考核的不合理做法,实行总量考核与单项考核相结合,量化细化考核指标,三项工作总分值未达到基础分100分的,则该项工作不达标,一票否决;同时对信息、《新余日报》的上稿加大了考核力度,两项单项工作中有一项未达标,则视为整个信息、宣传、调研工作不达标,一票否决。同时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奖励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充分调动了全院干警动手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上下形成了比投稿量、比上稿数的争先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司法宣传工作的蓬勃发展。

  三是调度与培训并重,攻坚克难成合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还须车头带。研究室在信息、宣传、调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做到上传下达,实现审判资源共享,我们集合全院优势力量,着手组建了一个新的信息、宣传网络,从各业务庭室精心挑选文化层次较高、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年轻干警组成中心报道组。针对信息、宣传员大部分是新招录的公务员,写作实践经验不足的状况,研究室组织宣传员系统学习了新闻报道写作指南、《江西法院网投稿须知》、《中国法院网投稿须知》等知识,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培训,每月一通报,同时充分发挥老宣传报道员的传、帮、带作用,袁铁亚同志以其丰富的写作经验为全院干警上了一堂生动的信息、宣传写作辅导课,被编成《信息、宣传报道写作辅导讲义》,分发到每位宣传员手中。为提高上稿率,研究室积极主动与省高院宣传处联系,今年4月,较早完成了江西法院网编辑平台的更新工作,由于畅通了宣传渠道,全院网络宣传上稿率达到95%以上。

  四是服务大局,网络宣传助推法院工作。去年底,分宜法院立案大厅里来了一位操外地口音的商人,向立案法官递交了起诉状,并提交了起诉所需的全部材料。原来,这位开手工制鞋坊的个体户姓张,刚从外地来分宜开店不久,因为租用店面事宜与房东发生了纠纷。人生地不熟的张老板虽然有意借助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却苦于不知如何准备材料、办理手续。此时,张老板想到了网络。无巧不成书,分宜法院在不久前审结了两起店面租凭合同纠纷案件,相关的案情和审判经过也被写成了案例,放在分宜法院网的醒目位置。详细的案例报道,不仅令张老板感觉到了分宜法院审理案件的公正性,而且无形中“教”会了张老板应该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当即,张老板就在分宜法院网的“诉讼须知“栏目中下载了份起诉书。并按要求填妥,在复印好其他材料后,于第二日到立案大厅办理了办案手续,通过法院的审判解决了纠纷。正是通过网络宣传,许多像张老板这样的当事人,才能够顺利地通过诉讼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于网络宣传的作用,很多法官和当事人都深有感触,以前,有些当事人不知道自己的权益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有些当事人不知道起诉应该准备什么材料,只好到立案大厅来咨询,而立案大厅人手有限,部分当事人常常是往返多次,仍无法得到充分的解释,而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被称为“法院不下班的穿口“,网页中诉讼须知、风险提示、诉讼费用缴纳标准、案例故事等一应俱全,只要轻点鼠标,当事人就可从中受益颇丰,也有力地缓解了法院人员紧缺的现状,被誉为助推法院工作的“无形之手”

五是天道酬勤,一分汗水一份收获。分宜法院网创建于2005年12月,是研究室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立足分宜法院网,截止8月底,已发布稿件843篇,分宜法院网占击率累计超过30.18万人次。2006年度、2007年度分宜法院网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法院网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同时以点带面,全面开花,今年所撰写的各类文章发表于新宣网、新余法院网、江西法院网、江西政法网、中国法院网、中国平安网等网站,其中在市级以上网站发表稿件438篇,同比上升了两倍,平均每天有2.6篇文章在全国各级网站上发表。

  大家知道,研究室工作平凡而琐碎,事迹不象审判、执行工作那样可圈可点,我们身上更多的是坚忍顽强的品质,是踏实勤奋的实干精神!我是去年底通过竞争上岗从业务庭走上研究室主任这一岗位的,虽然以前在办公室干过,有一些写作基础,但是要独立挑起一个部门的重担,对我而言仍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不辜负党组的重托,为了赢得全院干警的信任和支持,我深感责任重大,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尽快适应研究室工作,完成角色的转换,我将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动态、典型事迹以及相关裁判文书摆上案头,加班加点认真梳理,形成一篇篇稿件以及相关裁判文书摆上案头,加班加点认真梳理,形成一篇篇稿件逐步见诸于报端、见诸于网络。在搞好研究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带头撰写稿件,截止8月底,我个人已发表各类稿件212篇。袁铁亚同志是一位已退居二线、有着30年党龄的老同志,这位曾经担任过县政府办秘书、文字功底深厚的老办公室主任,“退职不退岗”,仍然坚守在写作的第一线,每天早上他都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或是埋头写作,或是阅览报纸,或是浏览网上的好文章,今年他的儿子在宜春买房装修准备结婚用,儿子、儿媳多次打电话要他去宜春照料房子装修事宜,但是他除了利用节假日抽空去宜春外,从来没有利用工作日撂下工作不管,为此儿子埋怨他不尽人情。谢祖和同志2005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工作仅三年,却已成长为研究室工作的骨干了。因为要参加司法考试,他白天辛勤工作,晚上挑灯复习,按照院里的规定,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员可以请假一个月在家看书,但他坚持上班,工作任劳任怨,交办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有一次,我问他:“快考试了,业务庭参加考试的人员大多请假了,你不请假吗?”他却笑着说:“现在工作这么忙,我不想因为考试影响了工作,你放心,我会利用好休息时间看书,处理好工作与考试的关系”。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结奉献的集体,他们甘于清贪,甘于寂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默默的笔耕中书写着忠诚,播种春秋,耕耘寒暑,将灵动的思想化成一行行清新隽永的文字,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一曲曲酸甜苦辣的歌,为正义呐喊,为法徽添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法院事业蓬勃发展,需要我们用智慧去丈量,行进在漫漫求索路上,虽然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收获了一些荣誉,但我们深知自己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为此常常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名言警省自己。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推进法院的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并进而助推法院全面工作大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