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贯穿于审判的全过程
——分宜法院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三事
作者:分宜县人民法院 袁铁亚、黄文珍 发布时间:2008-06-18 16:07:19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调解:留住了外商
最近,厦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又进一步追加资金,与分宜县签订了合作合同,该公司负责人由衷地说:“我们愿意继续留在分宜投资,看中的就是这里的良好法制环境”。
该公司2005年3月与分宜合作,在该县推广种植台湾辣椒,由其提供辣椒种、化肥、农药,并负责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加工、储藏等一系列技术指导。辣椒收获后,按每公斤2.6元钱的价格回收,由其加工成辣椒酱。但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农民种的辣椒在开花期就发生了大面积死苗,其中最严重的钟根牙等17户农民种植的辣椒几乎全部绝收。这部分农户认为厦门公司出售的辣椒种子存在质量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受理此案后,为确认厦门公司经营的辣椒种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分宜法院则委托江西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对病因进行鉴定,结果辣椒病为根腐病。在此期间,厦门公司多次分别给上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写信反映,同时打算终止在分宜的投资。一方是台商独资企业,另一方是当地的百姓,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分宜的投资环境,更会激化社会矛盾,该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案件审理的立足点放在调解上。该院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一起,指出厦门公司没有种子经营许可证,推广的辣椒种子未经检栓疫的过错,同时,向群众讲明没有对证据进行保全的过失,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由厦门公司赔偿17户农户经济损失5.8万元。厦门公司考虑到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和长远发展,当场决定额外增加赔偿数额,最终赔偿农户各项经济损失7.3万元。
执行:招来了客户
日前,九江房产公司和分宜金鑫房产开发公司最终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经营位于分宜钤阳路一家大酒楼。原本是对薄公堂的双方,经过分宜法院执行局法官的“撮合”,双方不仅握手言和,而且变成了合作伙伴。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2年前说起。2006年,分宜金鑫房产开发公司与九江富水房产公司有长期贸易往来,九江公司因欠对方的款项无力支付,通过协商将其位于城区的山青石大酒店整体抵押,抵顶其债务。此前,这家公司在银行贷款时,已经将该酒店以担保的形式抵押给了银行,但他们隐瞒了这一事实,将酒店重复抵押。后来该公司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银行的贷款也无力偿还。去年10月,负责国有资产清算的分宜某资产管理公司提起诉讼,将该公司告上法庭。分宜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该公司大酒店抵顶贷款,产权判归银行所有。
此案审结后,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大阻力。因为九江房产公司认为,当初他们进行抵押时,也经过了法律认可,法院应该予以确认,为此,拒不移交抵押资产。负责该案件执行的分宜法院法官经过深思考虑,决定进行调解执行。第一次调解,双方各执一词,拒不让步;第二次调解,双方相持不下,毫无结果;第三次调解,该院以法理说服九江公司服从执行,以情理打动公宜这家单位拿出部分资产作为补偿,最终双方于今年5月份达成了执行调解协议。
调处结案后,该院提出的双方联营盘活酒店资产的建议,得到两家单位的一致赞同。经过进一步的协商,最后由九江房产公司投资租用该酒店,并以此作为他们在分宜投资的办公点,两个“冤家”最终成了朋友。
判决:盘活企业
江苏长富企业公司是以捕捞为主的民营企业,继去年年底,该公司一举扭转亏损局面之后,公司经济效益又有了大幅度增长。公司负责人肖帮群感激地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分宜法院法官的真情判决”。去年4月,该公司因债务纠纷被起诉到分宜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公司负责人对所欠的30多万元债务表示承认,但同时又反映,由于公司目前经营困难,无力偿还。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通过调查取证,了解到该公司反映的情况属实。如果判决下去,该公司就得偿还债务,否则就要查封变卖其资产予以抵债。于是,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决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行“有情”判决,尽可能地给该公司以喘息机会。经过协商,在取得债权人同意之后,法院最后做出延长还债期限6个月,并且分期偿还的宣判。该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结构,紧紧抓住捕捞期的生产经营黄金时间,很快走出经营低合,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债务及时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