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公正为民的合格法官
作者:新余市中级法院 刘维文 发布时间:2005-12-09 15:25:13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法官,正义的守护神,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曾使多少有志青年为之热血沸腾、慷慨激昂。身为法官,既有对法律的无限忠诚,也有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既有对清贫的寂寞坚守,也有对百姓的似水柔情!
最近看了一篇知名评论员的文章,感触很多,他说法官是人生历程中的光辉顶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法官是三百六十行中最高尚、最完美、最有价值的职业。论权力,法官可能没有总统权力大,但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决定谁当选总统;论金钱,法官可能没有律师挣钱多,但当法官却是许多律师的梦想;但论学问,法官可能没有教授学问大,但法官每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判决,足够专家教授们研究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作者总结国内外法官情况得出的结论,虽然中国的法官距此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但也是一个值得尊重和向往的职业。
在人们的印象中,法官不应只是普通意义上的人,而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本应优秀的群体中,也有着不和谐的音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司法不公,违法违纪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是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但仅此还不足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法官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民心顺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而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识到审判权是国家和人民给予的,是用来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而不能用来谋取个人私利。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用我们手中的审判权铲除人间罪恶,化解民间纠纷,给人民群众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正义的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身上。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件身边的事例。我院民二庭副庭长黄素玉同志上半年主审了一件生产技术合作纠纷,原告是我市的一民营企业,被告是上海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因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磨擦,上海一方在项目启建后不久即撤回了派驻在新余的所有技术人员,投资数百万元的合作项目就此陷入停顿状态。在多次谈判无果而终后,双方最终对簿公堂。从法律角度而言,这起案件在事实认定和责任划分上都比较简单,对其依法作出判决并非难事,但贸然下判将使原、被告的合作项目半途而忘废,造成生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有可能损害我市招商引资的对外声誉。考虑到判决的种种弊端,黄庭长决定克服困难,争取调解结案。今年5月的一天上午,黄庭长就案件进行调解。围绕案件事实及相关法律规定,黄庭长对原、被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双方阐明了“合则双赢,分则两败”的利害关系,使他们对继续合作渐渐形成了共识。随着调解不断深入,转眼已是中午12点,为避免节外生枝,黄庭长决定趁热打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促成和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调解协议最终达成。当原、被告满怀感激之情,拿着调解书离开法院时,已是下午两点十分,直到这时,黄庭长和其他工作人员还未顾得上吃中饭。目前,原、被告的合作进展顺利,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最高院将“一心为民”确立为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重要内容的高瞻远瞩,也进一步体会到,只要法官情为民所系,群众就会与法官心心相通、理解法院、尊重法院、支持法院。
法官要有一颗公正之心。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是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法官职业道德品行的核心,理想的法官就是正义的化身。全国模范法官蒋庆,是贵州省一名普通女法官,去年,她因公正司法被刑满释放人员残忍地杀害了,年仅38岁。噩耗传来,大地动容,广大群众排成长长的队伍,自发为她送行,途中许多人不禁失声而泣。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法官,蒋庆为什么会赢得从们如此多的眷恋,答案就在于她的公正无私。从业16年来,她始终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公正严明,不为金钱,权力和人情所动。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是她不懈的追求;执法如山,清廉如水,是她留给人们的印象。作为法官,我们应该学习英烈精神,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司法公正,在审判活动中,排除任何私心杂念,以超然的态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维护司法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坚守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
法官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大潮中,我国的法治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掌握审判大权的法官来说,保持平常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德。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全国十佳女法官丁卫红的一番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她说:“法官与律师的收入相差甚远,这是个个人追求问题,如果你对物质的东西不那么看重的话,生活中就有一颗平常心。”诚然,虽然法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可俗话说得好,法官是个和神仙都要保持距离的职业。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一行当,就应该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只要我们以法官的名义行使国家审判权,就必须体现法律的意志,体现社会的良知,体现人间的正义,必须把个人好恶抛在脑后,把金钱、名利置之度外。
“大浪淘沙,警钟长鸣,不忘宗旨,永葆本色”是新时期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同志的人生座右铭,也应当是我们所有法官经常审视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的宝贵箴言。让我们以宋鱼水、蒋庆等先进典型为榜样,用一颗爱民之心、公正之心、平常之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一流的执法水平铸就我们人生的辉煌!